環境教育專區

完整版本

永續環境的規劃與實施 /

一、前言

自從教育部訂頒『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以來,『環境教育』即以重大議題的型態,正式列入國民教育的國家課程當中。環境教育納入在九年一貫課程中,是我國教育在面對越來越大的環境問題之後的具體行動,也是讓保護環境的觀念能從小紮根的重要一步。近年來『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路』的建立,也一直扮演著火車頭的角色,透過各校彼此的經驗分享,協助學校體系內的每一個份子,包括:學校行政人員、老師、學生、家長一起學習如何把學校建立成一個合乎生態永續原則的綠色學校。

所謂綠色學校就是指:「凡是師生或學校行政願意並且持續採取具體行動,在學校的生活、空間、教學、政策上實施環境管理及環境教育的學校。」本校自從九十一年八月正式加入『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路』,成為綠色學校的一員新生,本文即在介紹本校目前推動環境教育的現況,提供家長共瞭解,

二、忠孝國小環境資源簡介

本校位於台北市中正區,臨忠孝東路與新生南路口,學區內商業繁盛,樓高櫛比,學校緊鄰光華商場與八德路資訊商圈,四周並有中興票券、泛亞銀行等金融機構林立,TVBS、年代、東風等衛星電視台也近在咫尺,可謂是寸土寸金。民國五十七年春,市府在財政困難中覓得現址創校,民國六十年委由台北市政府工務局養工處發包興建,但因校地上原駐有機關未如期遷出,加上石油危機物價暴漲,致建校工程延宕多年,直至民國六十四年八月始落成校舍一角,勉強招收一至三年級學生共十班開學。爾後一面興建校舍,一面協調原駐機關搬遷,到六十五年五月本校才獲得完整之校地。

本校校地面積相當狹小,僅4245平方公尺,目前有小學部18班,幼稚園2班,全校學生總數約為610人,平均每生可使用校地面積只有七平方公尺左右。不過雖然學校地小人稠,但長久以來對於校園綠化美化工作仍不遺餘力,許多人車經常匆匆而過,卻可能並不知道這裡有一所精緻的小學,就是因為學校四周皆有大樹圍繞,近七十棵高大的大王椰子與榕樹相參,形成本校一道天然的綠籬

(如圖一)。進入校園後,雖然可種植花木的綠地不多,但每一處皆被妥善的運用,尤其是校舍好幾面外牆上攀滿了爬牆虎,各樓花台上垂放著黃金葛、馬纓丹和雲南黃馨,圍牆上使君子綻放著豔麗的花朵,讓學校四處都顯得綠意盎然。

三、本校推動環境教育的具體做法

  • 營造校園生態化的學習環境

1.教材園的設計:本校在民國八十八年及九十一年,先後獲得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及德運建設公司的經費贊助,聘請園藝專家吳宗矜先生、張淑花女士,分別為本校規劃設計了數個主題教材園,分別有:蕨類生態區、本土植物區、水生教材園、蜜源植物區等,並透過本校教師規劃校園步道、設計學習單等方式,進行校園植物與生態的教學,目前除了設置植物解說牌之外,學校正著手進行校園植物種類的完整調查,並預計將整理的資料彙集成冊,做為本校校本課程的一部份。

2.落葉堆肥區的設置:本校由於四周種植有許多榕樹、使君子、爬牆虎等植物,枝葉繁茂,但落葉量亦十分可觀,為減少垃圾量及垃圾袋之使用,節省學校公帑,並促使可用資源再利用,乃於本校北側花圃設置落葉堆肥區,要求學生在進行環境清掃時,將落葉集中堆放,並混合土壤及菌種以加速落葉腐化。

3.環境管理觀念的改變:以往學校單位多承襲過去的管理模式,要求校園環境公園化,因此「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是管理的唯一模式,所以花台內只准許原先預植的觀賞花木存在,其餘「雜草」一律摘除,但不知這些植物卻可吸引昆蟲飛入校園,豐富校園自然生態。因此本校在環境管理上,在不影響校園安全及整潔衛生的前提下,特別保留若干區域採低度管理,不特意修剪花木或是除草,例如:蜜源植物區、蕨類生態區,且全校植物皆不噴灑農藥,同時也積極栽植本土性的植物,以達校園生物多樣化、鄉土化,以及環境管理自然化。

  • 規劃並改善學校環境空間與設施

1.司令台的改造:本校於民國八十八年爭取到台北市政府建設局、及財團法人台北市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等單位之補助,進行綠美化校園工程,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即是將原有司令台的造型加以變更。為了破除以往司令台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本校特別改採階梯式的舞台設計,拉近台上與台下的距離,讓此處可以成為學生遊戲、表演的地方。同時運用高低錯落的階梯及座椅平台,創造活潑的層次感,並在其表面呈現學生的馬賽克拼貼作品,讓學生更有歸屬感與認同感,如今這裡也已成為學生下課時遊玩的最佳去處,同時也規劃為本校校園步道中的一個教學場所。

2.高雅且尊重人性化的廁所:學校廁所的乾淨與否,向來可視為學校在環境衛生工作上是否落實的指標。本校為了要營造一個舒適、乾淨的如廁環境,特別參考了許多單位的廁所設計,在進行改善工程前,與校內同仁及建築師充分的交換意見,並仔細觀察並瞭解學生使用的習慣與需求,最後才定案。本校的廁所經過改善後有以下的特點:坑位數量合理化,使空間擴大,讓如廁成為一種享受;注重採光及空氣流通,並在天花板設大型吊扇,隨時保持廁所內的乾燥;門向內開的設計,讓使用者更有隱密性,也讓視覺感到更整齊美觀;每間廁所均設有置物架及掛勾,體貼的設計讓如廁者更方便;洗手台的高度,依不同樓層使用學生的身高為考量,四周亦做收邊設計,以防使用者不慎衝撞割傷;各樓層均設有殘障廁所,並有衛浴設備,以達無障礙的空間規劃;全面採用省水設施,以達到節約用水之目的。

3.節水計畫的執行:本校自十幾年前即率先響應政府所推動的生飲自來水政策,因此全校皆採用自來水生飲系統,目前台北市自來水公司為確保飲用水安全及衛生,故於校內裝設電腦監測水質設備。但由於必須要有少量自來水流經該設備,始能監測水質,而這些流失掉的水原本並無回收再利用,但每日卻可達數百公升之多。本校同仁有感於水資源的珍貴,而自行研究將流失的自來水加以回收,並利用原廢棄之不鏽鋼水塔容納這些回收的自來水,再將其運用在校園植物的澆灌上。如此一來,學校不僅節省一筆可觀的水費,同時也讓水資源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 環境教育的課程規劃與宣導活動

1.規劃『社區老樹巡禮』課程:以本校四年級學生及家長為對象,邀請有『老樹爸爸』之稱,同時也甫榮獲台北市第六屆文化獎得主的廖守義老師擔任導覽解說,帶領大家以徒步方式介紹華山藝文特區及齊東老街內的植物,並同時參觀正在華山藝文特區內所進行的『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特展』,以期增進大家對鄉土文化及自然生態的瞭解與認同。

2.規劃『華山采風』鄉土課程:結合社區資源如:華山藝文特區、齊東街文史工作室等單位,共同推展認識鄉土的課程,老師們除了利用社會或自然等科目上課時間,實際帶領學生赴社區參觀、認識社區環境與歷史的變遷外,同時還編輯了一本『華山小米龍』的補充教材,以遊戲書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增加對於自己所居住環境的認識,培養愛家愛鄉的情懷,並成為本校校本課程之一大特色

(如圖五)。

3.舉辦親青校園活動:本校於九十一年七月與台北市政府建設局、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彭婉如文教基金會、齊東街文史工作室等單位合辦『綠動一夏—親青校園活動』,以本校親師生為對象,設計校園尋寶圖〈認識校園植物〉、葉是樹的名字〈美勞創作〉、拜訪社區老樹、押花DIY、綠手指學種菜等一系列的活動,讓參加者透過體驗學習、美感訓練、戶外教學等方式,進行多元活潑的環境教育,成果極為豐碩。   

4.舉辦舊愛新歡跳蚤市場:配合學校所舉辦的園遊會活動,舉辦社區跳蚤市場,提供親師生及社區民眾交換家中可用資源的機會,以使可用資源能再加利用,避免浪費。

5.舉辦自然體驗夏令營:本校每年皆負責承辦台北市國小學生暑期自然體驗營活動,利用陽明山童軍活動中心、福音園等地點,設計豐富而多樣性的活動課程,讓學生能在大自然的環境中,透過觀察、體驗、分享等方式,學習尊重自然生態,亦培訓本校老師進行自然體驗的課程活動設計(如圖八)。

  • 積極推動生活環保

1.落實資源回收工作:本校於各班、各辦公場所皆全面實施垃圾分類,學校設有資源回收區,於每日整潔活動時間進行資源回收工作,並由學生環保義工隊協助整理。資源回收物品中,除紙類交由民間資源回收業者代為清運外,保麗隆、寶特瓶、鐵鋁罐等則統一交由清潔隊處理,另外於每層樓皆設有廢電池回收處,以方便集中處理廢棄電池。 

2.汰換課桌椅再利用:政府為保護學童視力,培養學生正確坐姿,每年皆編列預算汰換舊型課桌椅,但其材質大多頗為堅固耐用,淘汰後須花費大筆運棄費用,且造成可用資源的浪費。本校除保留部份課桌椅做為日後之補充外,其餘均鼓勵家長取回再利用,如此不但讓這些桌椅重獲生機,也增進了學校與家長之間良好的互動。

3.推動「喝白開水運動」:本校共設有32臺飲水機,隨時提供充足、乾淨、衛生的飲水供學生飲用,而且學校未設置合作社,可減少學生養成嗜喝含糖飲料的習慣,也可降低垃圾量,並同時教導學生健康的飲食觀念。

4.提倡「綠色消費」觀念:學童午餐一律採用環保碗筷並自備餐具;各項印刷文件儘量採用再生紙,並儘可能雙面影印;採購物品以擁有「綠色標章」者為優先考慮;減少獎品、禮品不必要的包裝;減少紙杯的使用,儘可能以玻璃杯或磁杯代替;禁止於學校內使用保麗龍容器。

5.節約用水用電:全校日光燈均採電子式燈管,以提高亮度並節省耗電量

同時每月定期由專業技師檢查學校用電設施之安全;學校之水龍頭及馬桶沖水設備亦全面採用節水設施。

肆、結語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不論是對待學生或是校園裡的一草一物,我們都應付出同樣的關愛,細心的照料,並以適當的方法去培育,他(它)們才會成長茁壯。推動『綠色學校』的觀念,如今已經在許多學校中萌芽,環境教育的議題更已充分融入在我們的各項課程與教學活動中,而我們所想要做的即是提供學生一個學習環境,一個向大自然學習的機會。

忠孝國小加入『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路』尚不滿一年,無論在環境教育政策的推動、校園的規劃、課程與教學活動、以及環保生活的實踐各層面,有待努力的地方還有許多,尤其是能夠提供分享的成功經驗並不豐富,反而是受之於他人多,出之於己者少,不過這應當也正是伙伴網路所希望發揮的主要功能吧!最後我仍要衷心地感謝曾為忠孝國小環境教育工作默默付出心力的所有園丁,因為大家的努力,才能讓這所迷你的都市小學嗅得到自然的氣息。

  • 水生植物生態區
  • 整土插苗
  • 追肥
  • 採收
  • 綠拇指園地

忠孝國小植物步道 /

  • 教學目標 /

1.能認識校園中的植物名稱、外型特徵及基本資料。認識植物進程表

2.能知道植物由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組成。

3.能瞭解植物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的構造及功能。

4.能認識植物各種變形的根、莖、葉。

5.能利用線上交流道發表植物相關文章,並得知新的校園植物相關資訊。

6.能利用線上測驗檢測對校園植物知識的瞭解程度。

我們在齊東老街 /

  • 教學目標:

1.結合網站認識齊東老街的歷史。

2.結合網站認識社區老樹

3.結合網站參觀齊東街社區內的歷史建物。

4.結合網站把齊東街社區的歷史建物、老樹連綴起來,繪成一條散步路徑。

  • 網站特色

在忠孝國小附近有一條具有260年歷史的古米道,它就是齊東街。雖然它現在對大部分的台北人是陌生的,然而它在清朝時期,卻是艋舺(萬華)經朱厝崙(中崙)、鍚口(松山),到雞籠(基隆)的交通要道。

齊東街雖只有短短的450公尺長,卻蘊涵豐富的人文景觀,及多樣的生態環境。如能把齊東街規畫成一條可供教育、散步的人文步道,直接受惠的就是忠孝國小的師生,所以我們刻不容緩第一個想去做的就是對「齊東街」的踏查,並透過網站建立,讓學生隨時可利用網路一窺齊東街的風貌。

  • 資訊融入情形:

(一)利用「我們在齊東老街散步」網站–齊東社區介紹。

(二)利用單槍投影進行網路教學。

(三)能夠利用Powerpoint整理出「探訪齊東老街」分組簡報。

(四)能夠利用Word製作「探訪齊東老街」主題書面報告。

(五)能夠利用E-Mail繳交作業及與同學、老師聯絡。

  • 學習成效:

1.結合網站認識齊東老街的歷史。

2.結合網站認識社區老樹

3.結合網站參觀齊東街社區內的歷史建物。

4.結合網站把齊東街社區的歷史建物、老樹連綴起來,繪成一條散步路徑。